财政部天津监管局:系统谋划 靶向发力 全方位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7日 08:20
财政部天津监管局:系统谋划 靶向发力 全方位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中央预算单位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天津监管局突出政治引领,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依托,以问题导向为原则,以闭环管理为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体系,持续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部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督责任。局党组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监管局的政治机关定位,将加强财会监督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治“四风”问题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相关处室分工负责的常态化监督工作专班,围绕预算执行监督的关键环节,制定内控制度,明确监督责任和监管流程,从监控要点、职责分工到问题处理进行全链条规范。二是注重统筹谋划,建立督办机制。将常态化监督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督办事项,每季度局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从监管范围的全面性、问题典型性、整改有效性等方面检视工作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三是注重扩围增效,建立交叉轮换机制。为避免干部因长期监管同一单位产生思维定势,通过定期轮换监控单位,推动干部将多元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监管经验应用于不同单位,发现更多潜在问题,真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四是注重请示汇报,完善沟通机制。建立定期且高效的请示汇报机制,安排专人主动向对口司局汇报监管中的关键问题、重大事项及工作成效亮点,确保各司局能够及时、准确掌握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动态,有效获得工作指导。高度重视与兄弟监管局的交流合作,经常性沟通学习先进监管局的创新做法、成功经验,对标对表、取长补短,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纠治顽疾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精准遏制违规行为。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实施高频次监控,通过线上全面筛查、线下定点核查的方式,实现系统预警数据全覆盖,有效查处无预算列支行为,及时推动问题整改落地。二是聚焦过程跟踪,打好监管组合拳。强化源头管控,通过审核新增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严控超标购置办公设备。注重事中分析,确定预算执行监督重点,紧盯超范围超标准列支、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找准预算单位薄弱环节,及时纠治偏差,通过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刚性约束,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三是聚焦科技创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关注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中是否存在截留、挤占等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确保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四是聚焦权力运行,与纪检工作贯通协调。重点关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相关政策落实,通过查看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对部分单位基建工程和招投标重点事项、房产出租出借活动进行梳理排查,纠正资产管理隐患和不足,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可控。
三、深化成果运用,筑牢监管闭环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监管效能。对监控中发现的个性问题,通过约谈、发函等方式要求单位立行立改,对共性问题则按照“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思路,强化典型案例通报,对全部预算单位进行“体检”,持续探究同行业普遍性、趋势性、制度性问题,不断扩大监管成效。二是主动谋划对接,完善监管闭环。经常性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成果及时上报财政部,督促中央部门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举一反三,在系统内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制度办法,最终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的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建立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约束有力、科学规范的闭环管理体系。三是强化培训指导,寓服务于监管。主动派员赴预算单位开展预算监管业务培训,以监管工作成果展示、典型问题分析的方式,指导各单位财务骨干准确把握政策要点、监控要求,督促单位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巩固监管成效。同步推动预算监管“政策库”“案例库”“人才库”建设。梳理预算资产财务制度规定,创建政策库夯实监管基础、推动依法监管。汇总近年来监管发现的各类典型问题,编写创建案例库便于监管按图索骥、提升监控效率。搭建预算执行监督智力支撑平台,加强各预算单位各领域监督人才沟通交流,实现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财会监督管理水平。
来源:财政部天津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