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监管局:“望闻问切”提升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评估精细化水平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3日 09:14
山东监管局:“望闻问切”提升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评估精细化水平
山东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工作安排,持续开展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评估工作,“望闻问切”推动财政科学管理,助力地方财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用好“望”字诀,推动监测分析常态化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手段,把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评估工作管在日常、抓在经常。一是打破孤岛数据共享。探索与省财政厅等5个相关部门加强地方财政运行数据共享,组织地方按月统计财政收支、库款保障等数据,并结合财政保障能力、平衡状态等对山东省财政运行总体情况进行研判分析,推动有关部门在收入监测上齐抓共管,稳步提升收入分析工作效能。二是信息赋能动态监测。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山东财政大数据平台等,安排专人对山东省基层“三保”预算执行、收支运行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财税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着力打造数据整理、监测分析、风险预警于一体的线上监测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智慧化+信息化”多领域协同,推动降低运行评估成本,提高监测及时性。
二、用好“闻”字诀,推动运行评估体系化
根据监测评估工作实际需要,持续优化制度机制建设,逐步搭建起地方财政运行评估工作“四梁八柱”。一是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充分利用与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8家单位联合建立的“财政和经济运行会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7年来按季组织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通过部门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联合研判,多维度了解评估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实现运行监测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合力共赢。二是统筹推进“串珠成网”。将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分析与财会监督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协调推进,持续健全完善预算监管联动、金融监管协作、会计监管协作、局校战略合作、县级财政运行监测等联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起涉及多部门、各市县的“1+N”联合监管监测工作体系,通过专门会议、联合监管、专题调研等方式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及地方反映情况,织密财政运行监控网络。
三、用好“问”字诀,推动监测预警精准化
充分发挥监管局就近就地优势,坚持“全面+重点”相结合,逐步形成“日常监控防微杜渐、重点监测问诊把脉、发现疑点及时处置、定期总结促进提升”的监测工作闭环,有效“治未病”。一是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创新开展县区财政运行访谈调研工作,采取深入基层“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由局领导带队与山东省15市的60余个县区财政部门负责同志等进行“面对面”访谈,解剖分析不同县区财政运行个性特点和共性情况,针对性提出优化财政科学管理的对策建议,推动财政平稳运行。二是关口前移精准防范。强化地方财政运行安全保障快速反应机制,针对有关舆情以及上级转来线索等迅速进行现场调研核实,加强分析研判,督促地方研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针对日常监控发现的疑点信息向有关县区发放关注函,并通过电话问询、数据核实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助力县区兜牢“三保”底线。
四、用好“切”字诀,推动服务决策有效化
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指示要求,以财经热点问题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地方落实情况为切入口开展调查研究,为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当好“参谋助手”。一是主动谋划调研攻关。组建山东监管局调研实践“青年党员突击队”,由局领导带队聚焦国债资金等领域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成果供上级决策参考,以微观“小切口”服务宏观大政策,有效发挥监管局“探头”“哨兵”“参谋”作用。二是管服并重推动发展。及时向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报告地方财政收支、政府债务管理、基层财政保障等领域运行监测成果,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有关部门就我局监测发现情况加强研判,助力保障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在山东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