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监管局:“三聚焦三抓实”推动基层党建与监管业务双向赋能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4日 08:38
江苏监管局:“三聚焦三抓实”推动基层党建与监管业务双向赋能
近年来,江苏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党建、强队伍、促业务,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业务双向赋能。
一、聚焦在思想上“引”,找准政治定位,抓实政治机关建设。深刻把握财政部门政治机关定位和财政工作政治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财政监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一是内容突出重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党中央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二是学习强调常态。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各党支部按月开展集中学习,落实好学习提示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规划学习内容,加强重要会议精神和政策解读,推动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步提升。三是形式创新多样。通过“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推动党员干部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开设支部大讲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政治生日等主题活动期间,鼓励干部分享心得体会,在“自觉学”转向“主动讲”的过程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掌握。在外出专项检查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工作延伸到财政监管工作一线。
二、聚焦在党性上“炼”,提升能力素养,抓实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程,打造和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监管干部队伍,推动财政监管工作行稳致远。一是坚定信念,筑牢忠诚担当之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两个维护”作为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二是实践赋能,锤炼过硬业务本领。在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等重点工作中锤炼青年干部改革创新本领,促进青年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果实现“消化、深化、转化”的螺旋式提升。依托春节回乡调研、“根在基层”、“关键小事”、“财青8+”等活动载体,推动青年干部下基层察实情。三是严管厚爱,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机关纪委常念“紧箍咒”、勤当“婆婆嘴”,反复强调纪律规矩,加强警示教育,让日常监督提醒成为常态。充分发挥党支部管到人头的优势,党支部书记履行好“一岗双责”,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特别是加强“八小时外”的监督管理,既坚持严格管理又关心关爱。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
三、聚焦在成效上“提”,心怀“国之大者”,抓实监管效能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全面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提升财政监管工作质效。一是优化监管模式,坚持信息系统赋能。树牢“大数据+监管”理念,从中央转移支付动态监管系统开始,持续推进构建“5+2”监管信息系统,健全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监管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夯实监管工作信息数据基础,推动监管工作由“点”上检查为主向“面”上管理为主转变,实现常态长效监管。二是胸怀“国之大者”,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就近就地优势,扎实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研究制定年度重点课题调研计划,持续跟踪中央财税领域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关注江苏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改革进展,服务财税体制改革。聚焦重点领域,积极稳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常态化监督成效。着力做好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建立机制三个层次的工作,健全“传导政策-日常监管-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工作模式,推动健全“五位一体”财会监督体系,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和常态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处理一例、规范一类、治理一域”,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