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远程异地评审是解决围标串标问题的“利器”但非“终极武器”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1日 09:24

远程异地评审是解决围标串标问题的“利器”但非“终极武器”
在政府采购领域,围标串标如同顽疾,长期侵蚀着政府采购市场公平竞争的根基。远程异地评审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应运而生,被各界寄予厚望,视为破解围标串标困局的“利器”,有望为市场公平竞争筑起一道坚实防线。那么,远程异地评审究竟能否有效解决围标串标问题?

增加围标串通成本和风险 

遏制部分围标串标

远程异地评审的核心优势在于,借助物理隔离、技术留痕、资源共享等手段重构了评审环境,达成“不见面交易”的效果,显著提升了串标成本与风险。一方面,切断“评委”与“本地圈子”的关联。传统的围标串标,核心之一是提前收买、勾连本地评审专家。远程异地评审,尤其是 “副场”专家来源不确定、随机分配的模式,使得供应商无法预知、也无法精准地接触到所有评审专家,大大提高了串通成本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增加信息壁垒。评审专家分散在不同地域,彼此之间不熟悉,在评审过程中独立操作,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私下交流,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串谋的难度急剧增加。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政府集中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远程异地评审的初衷之一是从物理空间上拉开评审专家之间的距离,防止专家之间私下接触,打破“熟人圈”,防止“人情干扰”,解决围标串标的问题。但是社会层面对于招投领域围标串标的声音并未减小。这表明,远程异地评审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围标串标问题,但是围标串标现象还是存在。

无法根治所有形式的围标串标 

存在局限性

围标串标行为比较隐蔽,远程异地评审通过随机匹配异地专家、切断本地企业与专家的线下联系,从空间上瓦解了围标串标依赖的“熟人网络”,让传统的利益输送难以实施,能极大程度地遏制围标串标,但不能绝对根除。

“远程异地评审是解决围标串标问题的‘利器’,但非‘终极武器’,无法根治所有形式的围标串标。”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从评审环节来看,尽管远程异地电子评标通过技术手段(如IP地址、MAC地址等)具备了一定的识别围标串标能力,但由于线上串通方式隐蔽,如通过线上暗号、虚假材料等,理论上仍存在专家在评审前或评审中通过其他通讯工具进行线上串通的极小概率风险,仍需依赖投标文件查重、资质核验等其他技术手段辅助识别。而且,远程评审主要解决的是“评审环节”的串通,如果串标发生在更早的阶段,供应商之间在投标前就已经达成“陪标”联盟,操纵报价,那么远程评审对这种情况是无能为力的,这需要依靠大数据分析等事后监管手段来发现。

湖北省荆门市政府采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远程异地评审可以切断本地供应商与本地评审专家的直接联系,传统熟人打招呼、面对面接触等串标途径被阻断,但对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倾向性参数等行为,只靠远程异地评标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远程异地评审在实际操作中,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大企业。由于大企业通常具有更广泛的业务布局和资源网络,可能与各地的专家都有过沟通或合作,有可能使大企业在与专家的沟通、理解评审标准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进而影响了政府采购竞争的公平性。

在某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解决围串标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通过某一个措施真正解决,但是不可否认远程异地评审能打破地域利益链条,破除小圈子,预防专家被围猎,为解决围串标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远程异地评审虽能规避局部利益输送,却无法完全杜绝跨区域形成的更大范围利益共同体风险,需配套其他监管手段形成防控闭环。崔卫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