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远程异地评审可以解决专家不够、不公、不专问题吗?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1日 09:25

远程异地评审可以解决专家不够、不公、不专问题吗? 

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双重驱动下,远程异地评审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政府采购领域。从市内跨区到省内跨市,从跨省协作到全国资源互通,其覆盖范围与影响力持续扩大,打破了评审专家地域限制。但这场变革究竟是破解“评委常委”“熟人圈子”“专家垄断”等顽疾的治本之策,还是技术包装下的权宜之计呢?远程异地评审真的可以解决专家不够、不公、不专问题吗?

打破地域限制 

解决专家不够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远程异地评审借助技术手段进行线上联合评标、打分,打破物理时空屏障,实现评审过程同步进行,有效促进专家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专家人数不够的问题。

湖北省荆门市政府采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评审模式下,专家资源受地域限制,本地专家规模小、素质不够高,特别是小众、冷门专业或偏远地区常面临专家数量不足、专业匹配度低的问题。在实务操作中,必须从一二线城市或省会城市中抽取专家,才能解决此问题。远程异地评审通过“互联网+政府采购”技术,改变评审“空间”和“连接”方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专家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对于小众、冷门专业的项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专家,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无专家可抽”的难题。

据了解,湖北省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签署《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合作协议》,两地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正式开通。以项目所在地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主场,梧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客场的“荆门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研判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两地专家共同努力下完成远程异地项目评审。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评审,实现实时交互和评审现场记录,评标结果和评标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全程留痕,可查可溯。两地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实现评标专家资源跨区域互用共享,解决了专家数量不足的问题。

治专家不公之标 

难解不专不公之本

远程异地评审为解决专家资源分布不均、数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家不够的问题,但能解决不公的问题吗?

就专家不公问题而言,远程异地评审阻断原有线下模式下发生的舞弊行为,能缓解专家不公问题,但无法根治。福建省、广州市、济南市等地的远程异地评审通过多视频监控技术实时记录专家操作,防止私下沟通。例如,福建省使用多视频多视角监控技术,实现评审过程全记录和实时监管,有助于解决专家不独立评审带来的公平性问题。

然而,即便有技术手段的辅助,远程异地评审在解决专家不公问题上仍面临一些挑战。“尽管多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私下沟通,但技术并非万无一失。例如,视频监控可能存在盲区,或者专家可能利用技术漏洞进行隐蔽的交流。”某政府采购业内资深人士说。

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家在异地评审,脱离了项目本地的“人情社会”和可能存在的行政压力,没有人能到酒店房间“打招呼”,也没有本地同事、领导的说情,使得专家能够更加独立、客观地依据采购文件进行评审。但是,即使采用了远程异地评审的方式,专家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仍然参差不齐。部分专家可能仍然存在主观偏见、利益驱动等问题,在评审过程中故意做出不公正的决策,且惩戒机制可能不够完善,难以对不公正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

无法直接提升专家专业水平

对于专家不专问题,在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远程异地评审实现了专家的“地域化、全省化、全国化”调度,使采购人可以对专家的专业领域匹配度提出更高要求。例如,一个三线城市需要评审“量子通信”项目,现在可以通过远程系统从北京、上海等科研高地抽取真正顶尖的专家,这在结果上提升了评审的专业性。但是,远程评审本身无法直接提升专家的专业水平。一个不学无术的专家,无论在本地还是远程,依然是不专业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政府集中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每个地市的招标文件都有一定的特点,评审习惯上有一些不同,副场的专家不一定比主场专家更专业。但是副场不容易受到采购人代表或者其他专家的影响,相对于主场的专家会更客观。

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周列补充,适应远程异地评审的专家,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电子化评审的工具,但还需结合该专家是否熟悉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专与不专业的综合性判断。?

远程异地评审模式虽在打破地域限制、减少人情干扰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它并不能直接解决专家专业能力不足这一核心问题。某政府采购业界资深人士认为,究其本质,远程异地评审并没有改变专家评审制度本身,如专家选聘机制、动态考核的机制以及评审标准等。如要根本解决“不专”,还需要依赖于专家库的动态管理、精细化分类、持续培训和考核淘汰机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正福易考通”等平台开展电子化培训,规定专家必须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根据考试成绩设置阶梯式抽取概率,不合格者暂停评审资格。 崔卫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